伊莉討論區

標題: 想知道大家對老子道德經中的[絕學無憂]這句話的解釋跟看法為何? [打印本頁]

作者: y786810    時間: 2012-10-4 11:27 AM     標題: 想知道大家對老子道德經中的[絕學無憂]這句話的解釋跟看法為何?

本帖最後由 y786810 於 2012-10-18 03:17 AM 編輯

想知道大家對老子道德經中的[絕學無憂]這句話的解釋跟看法為何?
雖然.我已經知道答案了.
但是.如果沒有去印證的話.怎麼知道自己的看法是否正確呢?
希望大家多表示看法....謝謝.

謝謝大家的參與討論.我將我我看法補上.供大家批評...謝謝....2012.10.18.

我對[絕學無憂]的看法是.
絕學無憂.應該歸附在第十九章的最後一句.而不是第二十章的第一句.
原因是.絕學無憂的解釋是...見素抱樸.少私寡欲.
換種說法是....老子把絕學無憂定義為.見素抱樸.少私寡欲.
而見素抱樸.少私寡欲.跟絕學無憂.有什麼關係呢?.

見素抱樸
一般的解釋是.外表顯現純真.內心保守質樸.
素:沒有染色的絲.
樸:沒有雕琢的木.
一般的解釋是.外表顯現純真.內心保守質樸.

而我對見素抱樸的解釋是.
看見就能夠分辨出是白是黑.還能夠了解到它原來的樣子.
換句話說.就是看見就有能力分辨出差異.而且還能夠知道.為什麼會造成差異的原因.
這樣子答案.看起來很簡單.但實際上是很困難的.
普通的事.大家都有分辨的能力.要是困難的事物.就只有很少的人才知道.
人.總有很多事物不知道.要是有什麼事物都知道的話.這不是要具備很高的學識.智慧嗎?

人之所以會有憂慮.我想主要的原因應該是.
對認知有疑惑.無法理解.慾望太多.無法滿足所造成.
因此.見素抱樸.少私寡欲...就是絕學無憂吧!

至於.你認為那種解釋才是正確的.就要靠你自己去分辨了......謝謝.

作者: r123379263    時間: 2012-10-4 06:07 PM

本帖最後由 r123379263 於 2012-10-4 08:02 PM 編輯

洞察人心絕對是學識上所無法學習到的,我將它稱之為"絕學"。
相信這也是老子所想要傳達的其中之一要件。

作者: mygog    時間: 2012-10-4 08:08 PM

提示: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
作者: so7736421    時間: 2012-10-4 10:04 PM

"學"應該不是單單的學識  我看到的是  它代表慾望  能放下慾望  就不用汲汲營營去學東西或是想得到什麼東西
作者: r123379263    時間: 2012-10-4 11:35 PM

本帖最後由 r123379263 於 2012-10-4 11:48 PM 編輯
mygog 發表於 2012-10-4 08:08 PM
心理學,是不是一種洞察人心的學問?
是不是可以在學校裡面教授?


心理學、社會學、哲學、數學....等等,為何要用「學」,而不是用「法」呢?比如心理「法」、社會「法」、哲「法」、數「法」。

因為,「學」就是意味著不代表絕對的定義、法理、原則,所以稱不上是「法」。更何況是心理學書中所談到的種種。
作者: twtwwanton    時間: 2012-10-5 08:24 AM

老子道德經第四十八章:「為學日益,為道日損,損之又損,以至於無為……」

我們一般人追求目標,東學學西學學每天增加一些知識經驗,
悟道修行之人著重在每天減少慾望追求,漸漸的減少執著!
減少之後還要減少,一直到無所作為的地步。

這裡的無為並不是消極的無所作為,
老子認為人的智力有限,不如減損成見與欲望,讓萬物自然運作發展。
所以雖然無所作為卻什麼都可以做成。

絕學可能就是到達了到了無為的境界,
無為而無不為自然無憂囉!
作者: home0406    時間: 2012-10-5 03:54 PM

樓上說得好,鼓掌....
絕學,說的不是不學,而是要絕掉為學日益那個益。
人類在這個世界成長生活,就必須要學,但學的過程,也就會日益的社會化,也就生出各種執著與慾望,這是老子要大家注意去掉的東西,整本道德經,處處都在強調這問題,譬如....
夫惟弗居,故無尤.....不居功
水善利萬物而不爭.....不爭





作者: mygog    時間: 2012-10-5 06:42 PM

提示: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
作者: mygog    時間: 2012-10-6 10:51 AM

提示: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
作者: y786810    時間: 2012-10-7 12:49 AM

mygog 發表於 2012-10-5 06:42 PM
別太高估哲學的東西,小看科學的東西吧!
最好道德經是"法"啦!也只是個哲學吧!
說到法則最好比的上自然 ...

科學的出現.造成了哲學的沒落.
科學的正確性是哲學所不能及的.
但是.科學就絕對是正確的嗎?.....不是.
因為.科學也有無法理解的盲點.

其實.哲學並不是沒有像科學一樣的正確性.只是.能夠到達那個地方的人太少了.
而你所見到的.大部份都是普通的哲學家.所以.見不到哲學高深的地方.
哲學.能夠到達的是科學所不能及的地方.也是科學無法探索的極地.
哲學.可以了解宇宙的本體.科學.只能探索宇宙物質是如何生成的......謝謝.
作者: twtwwanton    時間: 2012-10-7 10:44 AM

我覺得科學對物質瞭解得越多可能會導致這個世界受到更多的奴役。
因為物質現象都是因果的:如果你已知這個條件,那個就會發生——於是一切都可以被確定。
我們可以看到人類漸漸地以各種方式被確定。
心理科學、行為科學──它們正慢慢的學會一個人怎樣才能被完全控制。
我們一直都被控制著,按新的技術將能夠確定我們的行為。
如果你的每一次反應都是確定的,那麼靈魂的意義是什麼呢?
你的反應可以由肉體的化學成份來確定。
如果給你增加酒精,你的行為就會不一樣。
你的肉體的化學成份不一樣了,所以你的行為也不一樣。
如果肉體的化學成份能夠改變你的意識,那麼意識的意義是什麼呢?
如果一管注射液就能讓你失去知覺,那麼意識的意義是什麼呢?
那麼針劑裏的化學藥物就比你自己的意識還有力量。
性是一種化學現象。
一定數量的特殊的荷爾蒙製劑或春藥就會導致性慾──你變成了那個慾望。
當你的肉體的化學成份回到正常水準的時候,你會後悔;然而這種後悔是沒有意義的。
憤怒也只是化學現象。
生化學家很快就能使你免於憤怒、或者免於性慾……
但是你並不會因此成為一個覺悟的人。
覺悟的人不是沒有生氣的能力。
他可以生氣,但憤怒感的影響沒有了。
如果你的肉體的化學成份被人控制了,你就會失去生氣的能力。
化學狀態使你感覺沒有憤怒,所以憤怒的影響也沒有了。
或者,如果把你的性荷爾蒙從你的肉體排除掉,你就會失去性慾。
但是真正的問題並不在於你是否有性慾、是否會生氣。
真正的問題在於怎樣在導致你不覺知的情境裏保持覺知,怎樣在只能發生昏沉的情境裏保持清醒。
作者: mygog    時間: 2012-10-7 12:37 PM

提示: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
作者: mygog    時間: 2012-10-7 12:47 PM

提示: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
作者: a110032    時間: 2012-10-7 04:28 PM

老子說得好,鼓掌....     
老子道德經第四十八章:「為學日益,為道日損,損之又損,以至於無為……」

我們一般人追求目標,東學學西學學每天增加一些知識經驗,
悟道修行之人著重在每天減少慾望追求,漸漸的減少執著!
減少之後還要減少,一直到無所作為的地步。

絕學可能就是到達了到了無為的境界,
無為而無不為自然無憂囉!
洞察人心絕對是學識上所無法學習到的,我將它稱之為"絕學"。
相信這也是老子所想要傳達的其中之一要件。

這裡的無為並不是消極的無所作為,
老子認為人的智力有限,不如減損成見與欲望,讓萬物自然運作發展。
所以雖然無所作為卻什麼都可以做成。

道德經,處處都在強調這問題....
作者: mygog    時間: 2012-10-7 06:05 PM

提示: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
作者: r123379263    時間: 2012-10-8 06:13 AM

本帖最後由 r123379263 於 2012-10-8 07:15 AM 編輯
mygog 發表於 2012-10-7 06:05 PM
(減少之後還要減少,一直到無所作為的地步。)~~~~舉個例來說明一下吧!我想要看看無所作為的人是怎麼活下 ...

  認為我渺視其它學問,只是您的「成見」。

  由「絕學無憂」領會到洞察人心的絕學,是以前後文來縱觀所獲得的體悟:《絕學無憂,唯之與阿,相去幾何?善之與惡,相去若何?》至於,您談到的心理學上的學識,也並不完全是絕對的定義,甚至是弗洛伊德的論點也可秉持「參考」的態度去佐證。
  只要是就永遠是個參考值,並非絕對性,尤其是試圖剖析人類心理學的科學研究,畢竟人心是最難以叵測的。所以,您談到由心理學的書籍去學習洞察人心的法門,恐怕還是難以完全領會。所以,儘管是科學、心理科學、社會科學..等等,終究只能稱之為學術的「研究過程」,否則就不會出現所謂的「學、術上的突破」了。
  個人認為,嘗試以「極為客觀之科學角度」來判斷人類的「心理的變化過程」去推斷因果,簡直是徒勞,因此洞察人心之法,實在是只能意會,難以言傳!
  道德經不會叫作道德「法」或道德「學」或道德「論」的原因,也許是因為它是「經」的關係,是屬於抽象的語言文體,所以個人認為是要以意會、領悟的方式去品味它。




作者: y786810    時間: 2012-10-10 08:45 AM

mygog 發表於 2012-10-7 12:37 PM
我並沒輕視哲學的意思,只是針對某人而回應!一種不把其它的學問放在眼裡的態度!我為這個回應!
只是你 ...

1.事物的正確性.可由事實證明或經合理推論所得.所以.沒有科學或哲學誰比較強的問題.只有正不正確的問題.
2.我給你全部的答案.道生一.一生二.二生三.三生萬物.萬物負陰而抱陽.沖氣以為合.只不過能夠到達那個地方的人太少了.懂不懂就要靠你自己去探索了.我查閱了很多資料.還沒有看到能理解的人.至於你.我不知道.或許你應該可以吧!
3.一切事物都是因為規律所產生的.從開使到結束.其過程有其必然性.所以.哲學可以探索未來還沒發生而會發生的事.科學可以嗎?科學只能證明現在所發生的事.不是嗎?如果.科學沒有實證而去推論未發生的事物.那就不屬於科學的本質.而是屬於哲學的本質了.
作者: y786810    時間: 2012-10-11 01:15 AM

mygog 發表於 2012-10-10 07:10 PM
你真是輕視科學呢!
1.你的哲學帶給你可証實的答案嗎?不論是醫學和是文明產物、農業、電力等!你哲學的 ...

哲學是理性的思維.所以.不想被感性的情緒來影響理性的思考.
1.哲學的實用性在那裡.一個人.如果沒有觀察.思考.分辨.判斷.推理的能力.那它可以做什麼呢?
2.你還是看清楚.我到底在說些什麼?我如果不懂.我怎麼能夠告訴你這是答案.我告訴你還沒有看到能理解的人.並不表示我不理解.而是我沒有必要跟你解釋.所以.你的認知.我覺得有點好笑.
3.我說的不夠清楚嗎?如果.科學沒有實證而去推論未發生的事物.那就不屬於科學的本質.而是屬於哲學的本質了.至於你所說的.中哲連邏輯都很差.這的確是一個普遍的事實.但這不能全盤否定中哲沒有邏輯.道生一.一生二.二生三.三生萬物.萬物負陰而抱陽.沖氣以為合.這句話.就含有明確的邏輯思維.只是.你知道嗎?
4.本帖主要討論內容.還是以[絕學無憂]為主要的目的.你所提出的看法.意見.都屬於討論的規範之內.意見.看法有所不同.本來就可以討論的.批判是哲學的精神.誰的論證合理.誰就是正確的.歡迎您的意見.....謝謝!
作者: cd730503    時間: 2012-10-11 02:08 AM

提示: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
作者: y786810    時間: 2012-10-11 10:50 AM

cd730503 發表於 2012-10-11 02:08 AM
板主別刪我文了

會說要把(絕學)(無憂)兩字分開解釋 在湊成一句!

昨天.回覆後.發現有人被刪文...我是發帖的樓主.沒有刪文的權力.刪文的是版主.對被刪文的人表示抱歉.可能你們的發言逾越了版主的版規了.請大家了解一下版規.發言時盡量不要碰觸到版規的底線.謝謝..

我覺得.絕學無憂.也有可能是在第十九章的見素抱樸﹐少私寡欲﹐絕學無憂。
而不是在第二十章的絕學無憂。唯之與阿﹐相去幾何﹖善之與惡﹐相去若何﹖
提供給你做參考...至於.我的見解.覺得多了解一下看法之後.才考慮發表....謝謝.
作者: mygog    時間: 2012-10-11 02:36 PM

提示: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
作者: mygog    時間: 2012-10-11 02:55 PM

提示: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
作者: mygog    時間: 2012-10-11 02:55 PM

提示: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
作者: y786810    時間: 2012-10-11 07:49 PM

mygog 發表於 2012-10-11 02:36 PM
1.所述的也是科學的基礎,但是,我沒有看到你陳述的那些東西,因為你只有陳述某個理論!最少我舉例的問題 ...

1.我想.你對科學和哲學的定義.與我認知上的差異.「科學是由事物動因引發的對事物確定而明顯的知識」.事物在沒有實證之前.都不屬於科學.實證之後才是科學.哲學所包含的範圍是全部.包含科學在內.
2.你是反方.....這個應該有待商確吧!..因為.開始好像沒有說.現在.好像也不能自己說了算吧!.
3.本帖主要討論內容.還是以[絕學無憂]為主要的目的....謝謝..
作者: cd730503    時間: 2012-10-11 07:59 PM

提示: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
作者: mygog    時間: 2012-10-11 08:53 PM

提示: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
作者: r123379263    時間: 2012-10-12 12:02 AM

本帖最後由 r123379263 於 2012-10-12 12:26 AM 編輯
mygog 發表於 2012-10-11 02:55 PM
明明就連一點科學的概念都沒有,就說科學只能怎樣怎樣的,什麼我的成見啊!如果你對科學不知道,最好少說 ...


  請您先「冷靜」下來,暫時什麼都別討論,就基於你說的這句話,來讓你自我審視一下:
「洞察人心,今天刑事案件,是用道德經在辦案還是犯罪心理學?」

  你認為我洞察人心的方式是用道德經吧?如果是的話,那我什麼都不想跟您討論了。

  因為,目前對於你最好的處方,就是:「安靜」、「冷靜」、「讓腦袋靜下來」。現在的你確實思緒很亂,真得!

作者: ben0106000    時間: 2012-10-12 10:36 AM

在這個時代,有一技之長,就可以有一口飯吃,
如果有兩把刷子,那就更好了,
如果能掌握一門絕學,便可無憂,


人有了權力,還請別忘了自己是誰
作者: mygog    時間: 2012-10-12 04:36 PM

提示: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
作者: a7838070    時間: 2012-10-17 03:18 AM

絕學無憂就是說:學識與思想到一個境界便能參透道的本質,你便能無所煩心,因為世上所有問題便是順應法則,在有不需去傷神了。
我高中便有小小體認,我把很多事務思考整合,發現關連及模式,就在也不認為什麼很難懂什麼很奇妙

回上面科學家的話,科學跟哲學是一體的,特斯拉在他的師父死後罵他師傅是個沒有概念只會實驗,他無視初等教育和數學。而他師傅就是愛迪生!
在我眼裡愛迪生真的是一位無腦發明家,卻不得不說是一位沒有思考能力的天才!
我常玩笑的說:愛迪生若有看法拉地這位小學科學家的書,那他小學未畢業就能發明電燈泡,名流萬史啦!
你就像愛迪生一樣藐視哲學輕視思考。但科學實證不一定對,這是霍金說的
愛因斯坦也說:唯一能取代科學的是佛學。因此思考確實比實證重要

告訴一位小孩地球是圓的,不如讓他思考跟舉證,與老師辯論,比起僵化教育更值得,哲學教育比科學教育有意義的多!
我敢保證科學教育出的都是低能而毫無思考能力與自我意識,台灣這種人多的是呀.....
這就是為何哲學很少人瀏覽?對那些僵化豆腐腦來說這裡太傷腦了,還是去別的版讓人洗腦吧!
作者: y786810    時間: 2012-10-18 03:15 AM

我對[絕學無憂]的看法是.
絕學無憂.應該歸附在第十九章的最後一句.而不是第二十章的第一句.
原因是.絕學無憂的解釋是...見素抱樸.少私寡欲.
換種說法是....老子把絕學無憂定義為.見素抱樸.少私寡欲.
而見素抱樸.少私寡欲.跟絕學無憂.有什麼關係呢?.

見素抱樸
一般的解釋是.外表顯現純真.內心保守質樸.
素:沒有染色的絲.
樸:沒有雕琢的木.
一般的解釋是.外表顯現純真.內心保守質樸.

而我對見素抱樸的解釋是.
看見就能夠分辨出是白是黑.還能夠了解到它原來的樣子.
換句話說.就是看見就有能力分辨出差異.而且還能夠知道.為什麼會造成差異的原因.
這樣子答案.看起來很簡單.但實際上是很困難的.
普通的事.大家都有分辨的能力.要是困難的事物.就只有很少的人才知道.
人.總有很多事物不知道.要是有什麼事物都知道的話.這不是要具備很高的學識.智慧嗎?

人之所以會有憂慮.我想主要的原因應該是.
對認知有疑惑.無法理解.慾望太多.無法滿足所造成.
因此.見素抱樸.少私寡欲...就是絕學無憂吧!

至於.你認為那種解釋才是正確的.就要靠你自己去分辨了......謝謝.
作者: gn02172912    時間: 2012-10-28 04:13 PM

本帖最後由 gn02172912 於 2012-10-28 04:13 PM 編輯
mygog 發表於 2012-10-7 12:37 PM
我並沒輕視哲學的意思,只是針對某人而回應!一種不把其它的學問放在眼裡的態度!我為這個回應!
只是你 ...

我回答你的第三個疑問,如果你有認真研究過佛教經典及思想的話,你會發現事實是如此沒錯,佛陀所說的一切法超越現今科學太多太多,而科學也已經漸漸地在印證佛陀所說的法,佛法是很科學的。
作者: mygog    時間: 2012-10-28 07:04 PM

提示: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
作者: 杉吉    時間: 2012-10-29 09:13 AM

提示: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
作者: y786810    時間: 2012-10-29 06:27 PM

本帖最後由 y786810 於 2012-10-29 06:30 PM 編輯
杉吉 發表於 2012-10-29 09:13 AM
絕學無憂  也就是說
學的一套不管任何時代都不會遭到淘汰的學術
所以不必為自己的生活憂慮煩心

只需要在自己的專長領域專精

何謂專長領域?
何謂專精?
只需要在自己的專長領域專精.....就能夠見素抱樸?關連性為何?適用性為何?
學的一套不管任何時代都不會遭到淘汰的學術?.......是那一套學術.說來聽聽....謝謝.

作者: W8312002    時間: 2012-11-15 03:00 PM

...怎麼拗都沒有用的~~~老子的思想...本來就和人性相悖...

絕學無憂很簡單的...不要學那麼多...不要知道那麼多...憂慮自然就會減少...

站在大自然的角度來看...人類當然是愈笨愈好...省得生一大堆...破壞環境...

只是這東西...站在人的角度來看...就不可能實現了...

人類...就是生來消耗...破壞...扭曲這個地球的病菌啊~~

作者: andygeorgene    時間: 2012-11-16 01:11 AM

知識和學問是煩惱的根源,如果能揚棄知識和學問,便能脫離許多煩惱和憂慮!世人都是趨榮避辱,取善去惡。但是榮與辱之間有什麼差距?善與惡之間又有麼差別?世人惡其所惡,怕其所怕,所以我也不得不跟著世人,而有所畏懼!但是這些瑣事卻與求道的大道相去甚遠!
本意為要使有所歸屬,保持樸質,減少私欲,拋棄聖智禮法的學問,沒有
憂慮。後用於學道者廣學詳說窮通道理,沒有憂慮。
到達聖人造詣,不用被知識所束縛,故可無憂,凡事均合天道,哪還要學習呢

作者: andygeorgene    時間: 2012-11-16 01:22 AM

再補充
如果沉迷執著在經義文字、諸佛勝境、誓證菩提天天掛在嘴邊….那麼壓力大、苦惱自然多;但如果不是這樣自尋煩惱,讀經念佛,豐富佛學知識不但不會有憂慮,而且可以藉由聖賢經驗傳授,來增加我們待人接物的處世智慧、增加IQ指數。
如果人生可以天天讀經念佛,豐富佛學知識,這是非常幸福的泉源啊!哪有什麼會有什麼樣的煩惱和憂慮這些杞人憂天呢?
如果揚棄了佛學經典,能得到什麼樣的快樂和智慧?
如果揚棄了佛學經典,就不是釋迦子弟嚕!
不是釋迦子弟,不管能得到什麼樣的快樂和智慧?都與佛學同道無關啦!
您說:老子將知識和學問視為,﹝煩惱的根源﹞!
您這說法說對一半,另一半是錯誤引用老子原意喔!
老子說如果能揚棄知識和學問,便能脫離許多煩惱和憂慮!
他的前提是先要有知識和學問,然後揚棄;才能脫離許多煩惱和憂慮!

而非揚棄知識和學問,便能脫離許多煩惱和憂慮!
這是兩回事啊!
關於這句:這些瑣事卻與求道的大道相去甚!………
因為有得失心,所以劃地自限;反而形成障道因素!
但與如今我們熟讀大藏經典,在佛學論述中,常常引經據典,各持己見這是不同的
引經據典,各持己見,如果是流於爭勝負、爭我是你非、爭我高你低;此即佛所說之諍論,當然智者不取。
但引經據典,各持己見如果不是流於諍論,這其實正是邁向覺行之路必要的手段,如果凡事唯唯諾諾、人云亦云、不敢有自己的觀點;反倒會喪失領悟之契機。
如果是諍論,因為心有得失罫礙;那麼與老子的論述還略有些許相同之處。
如果不是諍論,那麼引經據典,各持己見這反而能成為求道之動力。
最後,末學引用菩提薩埵大德《評論》何期自性本自清淨。何期自性本不生滅。..   一文中,六祖與玄覺論法為例;來說明各持己見與諍論之不同!以及各持己見這反而能成為求道之動力
作者: y786810    時間: 2012-11-17 12:06 AM

亂七八糟一大堆....答案怎麼來的.
說的都是你們自己的看法.而不是老子的看法.
所說的也沒有正確性.
哲學.不是一般人就可以理解的.連邏輯的思考都沒有.還跟人家討論什麼哲學.
引用佛學的說法是可以的.可以你連佛法也一之半解.怎麼來教指引人家正確得路.

作者: room72341983    時間: 2013-2-6 04:32 PM

根據國學大師南懷瑾所寫的<老子他說>,裡面提到,這句一樣列入第20章,意思為:修道成功,到達最高境界,任何名相,任何疑難都解決了,看透了,無憂無慮,沒有什麼牽掛。
p.s蠻推薦南懷瑾寫的<老子他說>和<老子他說續集>,非常精闢


作者: TIGER6G    時間: 2013-2-7 12:26 PM

本帖最後由 TIGER6G 於 2013-2-9 01:31 PM 編輯

很多人的看法想法都很不錯  另有一部份的人 可能是半文盲 對於絕這個字 只會用斷絕跟秉棄來思考

絕學無憂 絕字如果只能用 斷絕來思考解釋 那麼
絕頂聰明 是否該解釋為砍掉腦袋就會比較聰明
絕色美女 可能就該說女人要長的醜不啦積才算[美女]  
出絕招   可能是指 站著不要動 乖乖讓人打 因為[絕招]就是拒絕出招
學 也不是只有一種解釋 未必是學習求知  也可以解釋為學模作樣

絕學無憂的[憂]如果改成 優字 也有可能是對的   因老子的時代當時文字並未統一  後代對對當時部份文字的理解有錯誤的可能  
歷朝歷代  對於這一句的分章已有千年爭議  也有說該擺在 十九章的 絕聖棄智之前  也有說是該為十九章的末句  
但我認為 試著將憂改成[優]  解釋為 絕對的學習是無優的 是不好的 這一句在二十章的開頭 則整個第二十章可已完全通順
二十與第十九章接軌也一樣順暢  
[絕學] 絕對的學習 或指完全的模仿 或拒絕對樣板的模仿參造 [無憂]不解釋為無憂愁煩惱  而解釋為[無自我心思] 則在二十章開頭也一樣順暢  並且呼應下一句
絕學無憂  唯之與阿 相去几何?   善[美]之與惡  相去若何   以下整段解釋
絕對的仿效而無自我心思  那麼真心的順從 以及假意的順從 能有多大的差別  
做絕對的仿效而無自我心思   得好與做不好[仿照之美 與醜陋] 又有什麼不同呢



上一樓 說的南懷瑾 所謂的國學大師 是將這一句放在第十九章之末  並解釋為
[禁止他們求學,避免他們因不能滿足慾望而帶來的憂慮] 這樣的解釋 讓人很吐血
有人說 老子是在推行愚民政策 應該是這種半調子學者說出來的  
這句如果放在十九章之末  [絕學]只能解釋為 斷絕樣板

第二十章 唯之與阿  解釋為 順從與對立 有何差別  
美之與惡  解釋為  美貌與醜陋 有何不同   
這樣的解釋 不僅吐血 我連小時候吃的奶都吐了
我認為 唯與阿 是對人回應  為是真心 阿是虛應      這裡的 善[美]之與惡  美之為美斯惡也    同義   









作者: ash1115    時間: 2014-11-28 10:56 PM

放下追求學習的心態吧,唯有當下覺悟才能(是)真正的無憂無慮。

意思就是不要再當書呆子或在家當宅男了,多去外面踏青擁抱陽光吧。
作者: doulovemyj    時間: 2014-11-29 03:52 AM

老子也是有跟其他諸子交流過一下

交流乃學習的一種

感覺老子不會勸人停止學習

聽老子的話也是有在學習 難道他說一些話又叫人不要思考不要想嗎

而且我們又未能確定那些片語不是後人偽注或附會

個人倒是認為"絕"的意思有加強、極大化的意思

意思是把學會的東西提升至登峰造極
作者: ash1115    時間: 2014-11-29 07:56 AM

我還沒覺悟,所以我也不是很確定,我只確定的是,聖人的文字,都是在啟發後所寫的,而文字的啟發,是觀察到生活種種的微妙變化來的,觀察萬物,迴照自我。

感受到文字的內容得到的啟發,那叫知識,文字只能給我們一個方向,但沒有確定的答案,然而把文字運用到生活上,那才是一種智慧,我想的是這樣。
作者: m07050204    時間: 2014-12-12 11:46 PM

提示: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




歡迎光臨 伊莉討論區 (http://ww2.eyny.com/) Powered by Discuz!